-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劉莊教學點 “全國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榜樣”史來賀同志是河南省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人,1930年7月出生,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3年4月去世。生前系新鄉市人大副主任、七里營鎮劉莊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河南省委委員、河南省貧下中農協會副主席、新鄉地委書記、新鄉縣委副書記。劉莊村現有1677人,357戶,耕地1050畝。村黨委下設9個黨支部,共176名黨員。在史來賀同志帶領下,劉莊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
★“有黨性 有民心”唐莊教學點吳金印同志擔任鄉鎮黨委書記51年來,身不離基層,心不離群眾,干一處響一處,走一路富一路,帶領群眾治水開洞、閘溝造田,創辦鄉鎮集體企業,興建萬畝桃園基地、萬畝蔬菜基地、萬畝超高產小麥基地、萬頭肉牛奶牛養殖基地、萬畝西山綠色園林基地、萬畝工業集聚區基地,把一窮二白的唐莊建設成擁有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等大小企業40多家的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走上了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道路,讓當地群眾徹底告別了祖祖輩輩拴在黃土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日
-
★“當代愚公張榮鎖”回龍掛壁公路教學點輝縣市上八里鎮回龍村地處太行深山區。1993年,張榮鎖同志任回龍村黨支部書記,帶領150名黨員民兵,挺進深山峽谷,搭窩棚、睡草鋪,風餐露宿,吃住在工地上,苦干八年,劈開九座山頭,打通四個遂道,開山鑿石30萬立方米,在千仞絕壁上開鑿出9公里長的盤山掛壁公路,為鄉親們打通了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改變了回龍村80余戶群眾與世隔絕的歷史舊貌。26年來,他帶領群眾面對異常的自然環境,不畏艱險,戰天斗地,送電筑路,治理荒山,把窮山溝發展成為充滿朝氣、富裕文明的“全國文
-
★“先富帶后富 實現共同富?!蹦侠钋f社區教學點南李莊緊鄰輝縣市,在新村建設之前,卻是“守著黃金地,過著窮時光”,民居散亂、道路不平。2008年范海濤擔任村支書以來,帶領群眾向貧困宣戰,妥善解決了農村蓋房難、致富難、養老難“三大難”。 2010年,他帶領孟電集團出資1.6億元,為南李莊351戶群眾每戶無償建設了一套疊加別墅;2011年,再次出資3000萬元,建成了服務中心和家居建材城;2014年又出資1億多元,幫助村里建成了家居建材城二期工程以及豫北地區最大的農貿市場,全村實現了“人人有活干,村中
-
★“最美村官裴春亮”裴寨新村教學點 裴寨村是太行山丘陵地帶的一個貧困村,全村150戶、595人。這里土薄石厚,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較差。長期以來,惡劣的生存環境一直困擾著裴寨村的干部群眾。2005年4月,裴春亮當選村委會主任,后兼任村黨支部書記。他以“不忘初心跟黨走,鄉親不富誓不休”的忠誠擔當,依靠黨的富民政策,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村群眾打水井、修水池、建水庫,告別“望天收”;拆除老村復墾土地,發展高效農業;拓寬改造商業街,創建春江集團
-
★ “有黨性 有民心”獅豹頭鄉教學點獅豹頭鄉是衛輝市最北邊的一個鄉,與林州市相鄰。獅豹頭鄉208平方公里,人口一萬九千人,常住人口一萬六千人。行政村42個,自然村211個。這里是太行淺山區到深山區過渡地帶,也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吳金印書記1966年到1980年在獅豹頭鄉工作。到獅豹頭鄉以后,吳金印書記看到山區的人民很艱難,常年靠救濟,土地少,飲水難,走路難。他就帶領群眾艱苦創業,帶領群眾鑿山洞6個,筑大壩85道,建大小水庫和蓄水池25座,修渠道3.8萬米,修筑高標準山區公路20公里,建公路橋8
-
★“抓黨建促發展、促民生、促和諧”冀屯鎮教學點冀屯鎮位于輝縣西南20公里處,面積85平方公里,轄33個村,6萬口人,耕地8.5萬畝。45個基層黨組織,1772名黨員。冀屯鎮圍繞“抓黨建促發展、促民生、促和諧”的總體思路,率先探索出了“民情日記、代理代辦、扶貧幫帶”的服務群眾“三項制度”;抓住了“選、育、管、獎”四個環節,打造出了100%優秀的村支書隊伍;探索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使99%黨員合格、優秀;形成了“逢旗必奪、逢冠必爭”和“一呼百應、說干就干”的優良作風。黨組織充滿了活力,黨員充滿了激情
-
★“豫北小延安”寶泉教學點中共新鄉市城市工作委員會舊址、中共輝嘉縣委員會舊址、陳賡作戰指揮部、平甸村八路軍后方醫院舊址、八路軍抗戰小道,重現“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讓他從哪里滅亡”的抗日烽火,讓人在緬懷革命歷史中堅定信仰。輝縣十年治山治水保存最完好的寶泉水庫和譚頭水電站等水利建筑工程,雄偉壯觀,撼動人心,讓人在領略河南“三杰書記”之一鄭永和帶領輝縣人民創造“輝縣人民干得好”的驚天地、泣鬼神英雄業績中,牢記“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的干事創業精神。 八路軍
8 條記錄 1/1 頁